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Oracle 漫漫中国路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朱毅  发布于:2005-11-14 10:50:0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在软件政府采购“民族呼声”一边倒的情形下,数据库领域的声音比较微弱,因为目前在中国还没有让市场足够信任的数据库厂商,国家电子政务大部分都是使用的Oracle数据库,作为一个外来公司,Oracle优势何在?本报记者对Oracle总裁Charles Phillips进行了专访



Oracle总裁Charles Phillips在深圳为Oracle研发中心新楼剪彩

  近日,河北省政府正版化采购正式完成,至此2004年开始的软件正版化采购在省级政府全面完成,一年来“国产软件中标政府采购”的喜讯不断传来,但是仔细研究这些喜讯,会发现当中没有国产数据库中标的消息,除非你在搜索引擎里键入“国产数据库”字样,才能偶尔发现国产数据库中标的喜讯。

  但是你进入中国政府采购网,寻找数据库的标讯,你会得到数页之多的采购Oracle数据库的标讯。

  价格不是惟一

  一个境外企业,如何能在中国电子政务中胜出?依靠什么打动客户呢?

  Oracle总裁Charles Phillips表示,“对于政府用户来说,价格并不是左右选择的根本,稳定、安全、高效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承载着大量关键数据的电信系统而言,任何疏漏造成的损失都将难以估量。”

  此外,企业还要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适应用户各种不断变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Oracle公司的产品特点就是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来集成政府所有部门(从行政业务、人力资源、财务、政府采购)的数据。产品包括: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网上采购、网上支付和网上报销等多种软件,整体的方案是中国政府部门在实现电子政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占据了先机

  尽管数据库产品的技术含量很高,但是近两年来,人大金仓、武汉达梦等国产数据库软件已经逐渐成熟,《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件)》已经出台,国内“采购国产软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什么国产数据库表现低迷呢?

  专家分析,目前,最大的问题表现在国内企业不太适应政府采购数据库的方式,政府一般都是把中间件集成在电子政务项目中采购,绝大多数的电子政务工程都是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的,而国内大型的系统集成商如神州数码、太极软件等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那时候,没有国产中间件的身影,因此他们和Oracle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他们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比较困难。

  目前来看,Oracle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IBM和微软等同样等级的国际巨头,这点在广东省软件采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次采购中尽管其他软件国产品都有斩获,但是数据库只有Oracle和微软的代理商参与竞标。

  本土化路迢迢

  尽管如此,《政府采购法》的出台和国产数据库软件的兴起也给Oracle带来一些压力,促使他们加强在华的投资。

  今年6月,《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件)》已经出台,规定在中国有很多投资和对中国软件技术有提高的国外软件都能列入《非本国软件优先采购目录》得以优先采购,也许是为了使自己也能列入目录中,oracle加大了在华的投资力度。首先把深圳的老研发中心搬到了位于深圳软件园的新楼,其面积达到3700平方米。Oracle中国公司与北京大学成立了电子政务联合研究室,希望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市场一个重要的技术顾问”。

  但是加大对华投资以促进本土化的同时,公司人员的本土化却受到诟病。自去年以来,Oracle中国至少有超过7位总监级人物离职,其中包括联盟渠道、人力资源、支持服务、财务总监和成都、上海、广州三个分公司的总经理。离职的中高层经理已超过20人,销售部门流失超过70%。去年年底,Oracle公司干脆撤消“大中华区”的设置,目前Ora?鄄cle中国公司华北、华南等“三分天下”的三大区域负责人将直接向亚太区汇报。

  Oracle在中国政府采购中的优势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数据库是一个国家软件业的核心技术,中国软件人不可能永远满足于只能做应用软件,国产数据库终会成熟,政府采购对国产软件的倾斜总有一天会落实,作为跨国公司巨头,如何保持长远的优势在于行之有效的本土化策略。做中国的Oracle,要做到这一点就不是光投一些美元就够了。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