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国内数码相机的未来?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五言  发布于:2005-08-19 15:31:1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长久以来,面对日系品牌独揽天下的局面,关于国产数码相机“生存还是死亡”的话题被频繁地提上日程,尽管在技术实力、经济实力、知名度等方面的劣势不容乐观,但我们仍然很高兴地看到,一些国内厂商已经行动起来,力争以持久战的精神攻克最后一个堡垒,夺取中国数码相机品牌的胜利。这也再次引发了业界对如何振兴民族品牌的思考,到底这个产业未来是怎样的,国内厂商应该如何应对这场攻坚战?我们不妨从更深的层次来讨论一下

                  民族精神是源动力

  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经济战成为新世纪国家之间的主要战争方式,一场场经济领域的战争此起彼伏地在神州大地上打响。由于长期受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民族企业无论经营管理体制还是企业管理经验,无论资金实力还是技术实力,都难与国外企业比肩而立,许多产业领域成了洋品牌的天下。有人开始为国产品牌捏一把汗,有人则干脆宣扬起国产品牌无望的论调。

  但我们应该看到,从坚守市场到失去市场再到重新夺回市场,民族品牌正在再度崛起。以最早的彩电业为例,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金星等品牌在日系品牌的大举进攻下迅速萎缩,松下、日立、东芝、索尼等日本原装品牌几乎一统江湖,甚至一度成为“贵族”的象征。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以牡丹为代表的国产品品牌重新开始占据江山并迅速取得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之后,随着国内厂家技术的进步和产品品质的提升,海尔、TCL、长虹等更多优秀的民族品牌不断涌现,“持久战”的正确性再次得以验证。

  从家电产品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表现出的新时期的民族气慨和精神,这种与民族相融合的企业精神正是中国经济振兴的希望所在。尤其在新形势下,民族企业不仅面临引进来的挑战,也同样担负着走出去的重任。只有凝聚民族精神,坚定民族信念,取长补短,增强战斗力,夺取国内市场争夺战的阶段性胜利,才能达成自身的品牌建设,从而更加豪壮地投身国际市场大舞台。


            数码相机是最终堡垒

  实际上,在相当多的中外品牌争夺战中,民族品牌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在家电行业,有海尔、TCL、长虹等鼎力支撑。200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自主品牌,并超过了世界2004年500强营业收入入围线;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海尔率先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

  在PC行业,有联想、方正、同方等成功运作。1996年联想首次超越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并持续稳居榜首,更于1999年起联想电脑以8.5%的市场占有率荣登亚太市场PC销量榜首;今年5月1日,联想集团完成了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正式向全球推广“新联想”品牌。

  在MP3市场,有爱国者、联想、明基等冲锋陷阵。自诞生以来,MP3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普及让传统的CD、MD、walkman等播放器辉煌不再,曾经以这些产品创下骄人业绩的日系厂商在MP3这一新兴领域均无太大优势可言,索尼甚至无奈地表示:称霸个人音响四十余年的他们现正经受着严重的打击。而MP3对walkman的取代,相当于为国产品牌打开一条新的致胜之门。目前国内MP3市场上,尽管三星、iriver等韩系品牌仍具有一定实力,但从2003年开始,爱国者一跃成为国内MP3市场的领先品牌,同时其品牌的树立和发展也带动了其他企业的持续跟进。

  只有数码相机业,除了柯达和三星,眼下大部分市场还被日本品牌所占领。应该承认,无论外观、性能还是技术、营销、品牌、定位,国外品牌均有我们所不及之处,但回想起国产彩电、手机等突围的经历,谁能够断言国产数码相机的未来毫无希望呢?难道我们能一直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这些洋品牌吗?当然不能!一边是劣势,一边是潜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民族品牌如果想要突围,到底有多少胜算呢?



             众望所归的战役

  压抑之后必然是爆发,而且压抑得越久,爆发就会越强烈。我们与日本这个民族的复杂纠葛让我们对数码相机领域充满了太多期待,只要我们的产品品质接近并赶上日本产品,日系品牌的横行和国产品牌的胜利将指日可待。

  作为最先提出“数码相机是最终保垒”理念的企业,爱国者认为对这个市场应该寄予高度的重视。振兴民族品牌,是民族企业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同样也需要社会和国家的支持。只要大家抱着民族品牌必胜的信念,共同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爱国者数码相机事业部张东说:“真正的自信不是一种盲目的自大,而是缘自以实力为依托的底蕴。民族数码相机品牌,只有提供品质真正让人放心的产品,才能让中国消费者对自己的选择更自信。”中国已经拥有了完整的数码相机产业链,所需的仅仅是整合。而且中国人对自己的企业和品牌并不苛刻,关键是能不能做到相对的好。“能不能做到相对的好”,这也正是所有国人和民族企业所拭目以待的。

  历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在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PC、MP3等大战中的胜利突围。而面对高速增长的数码相机市场,我们同样坚信:国内厂商的胜利是众望所归,历史的必然。


            民族品牌何以制胜
               ●五 言

  当前的数码相机领域,国产品牌最大的劣势在于技术。但在光学领域,日本拥有的技术也并非最先进,何以日系品牌能够独领风骚?

  国际化合作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国产品牌也大可以这种方式取长补短,迅速弥补劣势,获得有效的竞争力。同时,针对国外众多数码相机厂商垄断的硬件专利,国产数码相机还可以依靠软件在数码相机上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有效的成本控制也是关键一环。电子产品领域一向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技术优势难以长期保持,尽可能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无疑是上上之选。日本企业就把越来越多的开发生产等工作转交给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品牌优势。

  此外,市场是品牌营销的重大基础。但是在产品初步同质化之前就大张旗鼓地扩大市场份额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方正、紫光等品牌的消失和联想的萎缩都是前车之鉴。国内厂商完全可以稳扎稳打,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细分市场,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针对中国人消费心理和应用特性进行开发,从而谋求整体市场的全面提升。

  可见,尽管处境不容乐观,但民族品牌仍然翻身有望,不仅如此,国产品牌还有许多国外品牌比不上也学不来的优势。

  民族优势  中国是具有核心民族的国家,中国人普遍具有较强的民族感,比如在国内,尽管有人喜欢好莱坞大片,有人喜欢韩剧、日本漫画,但奥运会时,所有中国人都只会为中国队加油。国产品牌同样能引发这种感情,因为用户使用成功的国产品牌时,会有潜在的民族自豪感。华为、大唐、中兴、中国电子等名称中带有很强民族感的民族企业的业绩就都十分惊人。因此,民族品牌应共同打造的一个特殊优势——民族优势,引导、鼓舞、动员国人购买、使用国货。

  价格优势  韩国产品能够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大多体现在价格优势上。在品质、档次不相上下的同类产品中,韩国产品甚至比日本产品更具较强的竞争力。毫无疑问,在数码相机依然还在从贵族化向平民化推进的过程中,低价依然在起作用,但前提是必须确保产品质量。

  国家支持  据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央国家机关2004年第二期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显示:在数码相机仅有的5家中标企业中,某品牌作为惟一的内地品牌被列入在内。这表明在充分保证国产数码相机产品品质过硬的前提下,政府必将会为国产品牌提供更多的竞争机会。

  另外,国内联想、爱国者等一流厂商拥有着被业内所公认的强大的渠道反应能力和消化能力。不过,国际厂商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软肋。目前,有些国外厂商已经能做到将渠道延伸至2、3级城市,有些利用其遍布全国的影像店带动其产品的销售。因此,国内厂商还须认真对待,真正将渠道上具备的实力转化成市场上的优势。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