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竞争让我们活得更好——访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坚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程志娟  发布于:2005-08-09 14:26:33  来源:赛迪网

  当一个产业处于混战阶段时,成长于其中的企业,压力更多来自于外力;当一个产业格局相对稳定时,成长于其中的企业,压力更多来自于本身。这个固有的企业成长定论,在神州数码网络身上也有所凸现。“经历了市场的大浪淘沙,竞争让我们活得更好。”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坚感言。

        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黄坚

  黄坚是一位比较健谈的管理者。年轻、思维敏捷、幽默,是他给人的印象。见证了神州数码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讲述着其中的辛酸与收获,黄坚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言谈中,可以感受到这段艰苦奋斗史给他留下的种种烙印。神州数码网络的发展史让黄坚为之兴奋,同时在中国的网络产业发展史中也是不可小觑之笔。

  大浪淘沙

  “我们在刚开始做网络产品时,主要以代理为主;但后来发现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在市场上很难有竞争力,所以,就开始关注自有技术的培养。现在看来这种决策完全正确。神州数码网络研发中心的前身,是由当时的中科院计算所与原联想研究院联合成立的网络实验室。”对于神州数码网络何以走到今天,黄坚给出了答案。

  谈及中国的网络市场,很多人都会用“大浪淘沙”这个词来形容。

  最初,很多人认为这个行当“遍地黄金”。黄坚分析:“国内的中低端网络市场上,有多少厂商在拼杀?一种说法是200家左右,另一种说法认为至少有400家。不管是200家,还是400家,都至少说明:其一,这个市场的进入门槛不高,中低端网络产品的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和市场化,技术研发需求不高,因此不需要入行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其二,如此之多的厂商扎堆在一个市场上,显然价格战是无法避免的。即使这个市场足够大,有足够的羹可分,也总会有这家或那家厂商找到降价的理由和动机,从而带动其他厂商和品牌降价。”

  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缺乏理性的价格战,让这个看似朝阳的行当变得鲜血淋淋。

  黄坚分析,“目前只有北美和中国大陆是最主要的有自己网络产品品牌的地区,再加上电子政务建设等因素,使得中国的网络市场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焦点地带’。虽然目前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其中的厂商仍然面临很严峻的考验。今年,网络市场的格局还会出现迭变,但这种变化更多的可能会来自资本层面的引力。”

  面对网络市场的大浪淘沙,企业不进则退。面对这种竞争,走自主研发之路是无可替代的选择。这将是对网络厂商综合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考验。

  把握机会

  回首曾经的艰辛,黄坚慨叹,“教育市场给了我们机会。”

  黄坚回忆,“在做自主研发产品之时,国内市场中很多高端用户根本不接受国产品牌。神州数码网络曾经非常艰难。其实,在当时技术方面我们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市场不给我们展示机会。后来,我们把市场定位在普教行业,因为这些老师都比较懂技术,所以,当我们把产品展示给他们,去讲解我们的技术时,他们给我们投了信任票。有了成功案例、样板工程,随后神州数码网络在普教市场所占有的份额不断扩大。”

  “在普教市场得到认可后,我们又逐渐向高教市场拓展。其实,坦白讲,以教育行业为突破口,加速了我们自身的成长。”黄坚分析,“教育行业主管IT采购的老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目前教育行业的项目复杂度都高于很多行业。现在看来,刚起步时我们把教育市场作为突破口,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但同时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历练。”

  今年,神州数码网络的市场策略是,坚守教育市场,开拓政府市场。黄坚强调:“任何一家网络厂商不可能抛弃电子政务,而电子政务的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表现在政府行业,所以政府行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且,从现在我们的销售情况分析,来自政府行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教育行业。并且在诸如上海、北京、广东、广西、湖北等省份的电子政务;江西、河南、陕西、广西等公安行业;社保、计生委等领域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网络市场中,一些品牌日渐响亮,一些品牌已逐渐不再被人想起。作为IT大产业的一个分支,网络市场的故事依旧会很多。在企业管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些鱼要送到很远的地方,可能到了目的地就会死很多。如果放一只螃蟹在鱼桶里,到目的地的存活率会更高。因为螃蟹随时可能会去捉鱼,让鱼有一种危机感而变得非常小心,随时准备逃避被捕捉的命运。竞争的结果可能是死亡,也可能是活得更好。”我们期待日渐响亮的网络品牌,能够把握机会,在竞争与竞合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