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税务信息化目前要跨两道坎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郭莹  发布于:2005-07-25 15:35:44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1985年是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元年。现如今,这个新生儿已经成长为20岁的青年。当然,今天税务信息化的特色与20年前比大不一样了。

  整合是主旋律

  回顾过去,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阶段,利用数据库、单机和局域网,使得税收业务的重要环节实现计算机化;第二阶段是面向管理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阶段,依托广域网进行分布式处理税收业务;第三阶段是创造税收价值的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阶段,依托互联网实现集中式处理,并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服务。

  作为20年前就在税务行业耕耘的神州数码,其IT服务集团税务事业本部总经理孙可加有自己的看法。正因为对税务行业的了解,神州数码才更深刻意识到目前税务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信息孤岛,比如税务机构及人员无法有效掌握纳税人的完整信息,跨系统业务监控难以做到,数据在多个系统内重复存储。

  可以说,现在的税务系统大集中,也就是系统整合,是整个税务系统的主旋律。

  广义的大集中贯穿着业务再造、机构重组和信息化建设三大主题,而集中的最高级别是管理机构的集中。2004年底,国税总局启动了“税务信息化信息资源整合项目”,而且从目前到2005年底,整合将贯彻始终。

  其实,还必须意识到的问题是,只有税务系统内部的整合是远远不够的。孙可加强调,税务数据是衡量一个企业信用的重要依据,而这些数据对于工商、海关、质检、银行等部门或机构来说,更是一笔财富。就目前来看,这些纵向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也都有这些企业或个人的数据,但互相之间不沟通,也不共享。

  这一方面导致了信息资源重复建设的浪费,甚至让很多企业一个部门要应对众多政府机构的反复查询,浪费了企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使得某些企业有空可钻——明明在银行有着大笔存款,却说自己连年亏损没钱交税,明明产品质量没过质检关却试图混出海关。

  但是,这些纵向部门的互连互通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这里面固然有很多技术因素,但更多时候是体制问题。众多部门,互相只是合作关系,没有行政命令,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资源开放给对方,谁也不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可能有漏洞的责任。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某个城市在市政府的组织下,将税务、工商等信息实现共享。这其中,政府充当了协调人的角色,这或许才是整合的最高境界。

  运营外包是趋势

  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考虑将IT外包的时候,政府机关是否也要把这一话题提上议事日程呢?

  孙可加强调了政府IT外包的必要性。他认为,目前的政府应该是服务型政府,应该考虑如何转变自己的形象,用各种手段将更多的便利带给老百姓。而IT只是实现这一手段的方法之一。如果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专职做,一方面不擅长,IT业务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因为资源有限,也没有办法保障IT的稳定运营。

  其实,很多政府机构已经有了外包的先例,只是他们的外包用了更加变通的形式。以铁道部为例,他们将从上到下的IT部门都独立出来,成立了中铁信集团,集中力量专门负责整个铁路系统的IT建设。虽然税务部门到目前为止还不会有类似的动作,但是局部的外包也会是一种趋势。

  外包固然有人力资源不知如何安排、技术能否完全满足等技术因素或体制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税务部门的意识,以及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和合作伙伴。

  孙可加认为,在外包这个问题上,税务部门需要走的路还很远。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