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农村远程教育初见成效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何飞  发布于:2005-01-24 13:51:4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早在2003年7月15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会议上,就确定贵州省遵义市作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单位。2004年10月,该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那么,作为全国较早实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试点省份,目前的信息化情况如何?在教育软硬件采购的过程中是如何组织招投标工作的?目前遇到了哪些难题呢?记者采访了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任平。

  政府采购信息报:请问目前贵州省的农村远程教育工作进展如何?

  任平:现在贵州省远程教育工作已初见成效。2004年5月31日,全部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10月份通过国家验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遵义所有试点项目实施的学校中,已经有466所建设了收视点、光盘播放点。除国家建设之外,我们自己建了227所。绝大多数老师学生已经享受到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温暖阳光,我们的远程教育工程初见成效。当然,也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政府采购信息:大家都知道在教育领域中,农村中小学尤其缺少资金,请问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解决资金难题的?

  任平:我们通过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利用市场机制,把项目运作起来。一般情况下,中央资金要等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才能拨下来,我们就先用省的配套资金、中标供应商垫资的办法把工程尽快启动起来。这种以现代体制运作的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利,即使中央按2:1配给西部地区的资金来不了,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配套资金和中标供应商垫资,先把工程启动。

  政府采购信息报:在采购软硬件教育设施时,你们是如何准备招投标工作的?

  任平:为提高社会效益,保证质量,我们采取了公开招标的方式。为了做到科学配制、运行高效以及招标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我省专门成立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招标小组,研究并使用灵活的招标方式。比如去年的建设项目中,是由中标单位一手承担设备的采购、设备的安装、集成直至售后服务,采取这种办法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实施频繁招标而使中标单位过多,造成各种设备、技术衔接困难和售后服务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是经济实力很强的全国知名大公司,并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措施。既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又实现了功能和成本比值的最大化。

  政府采购信息报:在信息化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任平:我们感觉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三大难题。一是贵州属高原山区,也是全国少数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许多学校地处偏僻山区,而且公路不通,设备的物流和安装同步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了,很多集装箱运到县就不能走了,要分小车甚至摩托车、马车运到学校。二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个学校把设备打开每个月花的电费要上千,最低也要800元,这对农村学校来说是巨款。另外设备的损坏,三年之内由厂家提供售后服务,三年之后怎么办?三是人才队伍问题,90%以上的学校老师对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很低,相当一部分还不如北京市的初高中学生,全省20%以上学校里的教职工没见过计算机。西部地区教师队伍严重缺编,光是我们省统计最起码的信息技术管理老师还缺近30万。

  政府采购信息报:针对人力资源薄弱的情况,你们是如何组织人员培训的?

  任平:以县为主培训、建设技术服务队伍。许多县在全省范围内抽调计算机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小组,与供应商密切合作,经常到学校指导设备的安装及应用,为项目设备正常运转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另外,县教育局和项目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增强师资的方案,提高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水平。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是了解远程教育资源,学会下载资源的基本技能,将远程教育整合到学科教育中去。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