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信息化建设提速:3年投资将达1万亿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文婧 王鹤  发布于:2005-04-25 11:38: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自2005年开始,未来三年中国行业信息化将进入一个提速增长期,年均提速1.5%,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蛋糕’将达3817.4亿元,比2004年的2549.8亿元增长49.7%。”3月3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在中国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会上 
 
  据经济参考报道:“自2005年开始,未来三年中国行业信息化将进入一个提速增长期,年均提速1.5%,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蛋糕’将达3817.4亿元,比2004年的2549.8亿元增长49.7%。”3月3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在中国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会上

  介绍,未来3年,中国信息化建设的IT投入累计将达1万亿。

   政府部门将成最大买家

   “政府部门将首当其冲成为2005年IT采购的最大买家,占到我国IT商用市场份额的15%。”中国行业信息化趋势调研报告课题组的副组长王永锋介绍说,从各个采购主体上可以看出,2005年政府部门主要采购主体分别是社保、税务、公安,增长最快的是审计、财政两方面。从

  政府采购产品需求规模来看,PC(个人电脑)仍在其中占到很大需求空间,2005年采购量达到84.7亿;其次,软件和IT服务在政府采购中也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推动软件和服务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软件正版化、电子政务深化,以及由自主实施向外包过渡。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是政府加大IT产品采购的主要动因。”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张大明表示,以商务部电子政务平台为例,过去是靠纸张、印章管理,现在已经更多靠信息和服务来转变。他说,从使用上来说,电子政务涉及两块,一是政府内部的管理,一是政府的网站建设。后者只要有网线服务器就可以了,而政府内部各种各样的自动化管理,包括数据库、数据挖掘、数据仓储等投资额却非常大,而这些恰恰是公众看不见的。据介绍,商务部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大投资用于内部管理,包括系统自动化管理的建设;另一部分用于政务的公开,即加快商务部网站的建设。

  张大明介绍,我国政务电子化和政府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各个部委都有计算机中心,但是没有网络,直到1993年前都仍处于准备阶段,当时大家对网络非常生疏。1993年3月到1997年4月是我国信息化战略的启动阶段,其中三金工程是重要标志,国家从那时起真正有规划、有组织地由高层直接领导开展工作。1997年4月至2000年10月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展开阶段,那时通过了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2000年10月至今是全面发展阶段,重要标志是成立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从投入200亿人民币建设的12个重点项目,到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综合利用的发展,通过这种脉络,政府和各行业信息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全球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升级仍将持续下去,现在只是政府对于IT产品采购大潮的开始。”张大明说,现在即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的发展上也是非常快的。据联合国2003年11月发布的一项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在191个成员国中

  ,有173个国家的政府建立了各自政府网站,只有18个国家的政府完全没有上网,这其中很多都是非洲国家。“如今到2005年,这个数字应该大大小于18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在全球的普及。”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