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软件 难以言说的伤痛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CCGPNET  发布于:2003-04-03 14:47:00  来源:http://www.caigou2003.com
投稿邮箱为:tougao@caigou2003.com,投稿时请附作品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一经采用,本网会根据您的文章点击情况支付相应的稿酬。

New Page 1

——来自山东“齐鲁软件园”的报告

记者 仵德建 济南报道

缺口多是“人为”制造

山东济南市软件人才结构目前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状态,软件企业仍然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与企业急需软件人才相对应的是,许多软件相关专业的本地毕业生却“难找”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呢?

根据济南市2002年的统计数字,全市IT产业的从业人员近1万人,其中仅齐鲁软件园132个软件企业就有6000多人,其中软件技术人员占到60%左右。根据该园区管理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园区内企业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约为1000多人。该园区的软件人才基本呈现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及初级技术支持人才短缺,中间技术人才较多的状态。

与此相比,记者在济南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驻济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计算机培训学校的毕业生却难找工作,其中近一半人已经改行。

济南市信息产业局有关人士介绍,济南目前的后备软件人才并不缺乏。但是,由于企业现在招人要求过高,即使一个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就能胜任的职位,许多企业都要求招本科以上软件专业人员,甚至是研究生。软件开发职位的学历要求更是年年水涨船高。而应届毕业生又对岗位和薪酬期望过高,对


于技术支持和编程这样的基本开发工作提供的薪水不满意。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应届毕业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

不过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顾问韩逵先生的观点却与济南市信息产业局有关人士相左。他认为,海外和外地高级软件技术和管理人才难以引进的根本原因,还是济南的社会大环境难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软件出口“破门”乏术

从软件产业看,去年全球大约有9500亿美元的市场,而国内市场仅仅700亿元人民币,两者的差距决定了国内软件企业必须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去,才能发展、存活。

再从出口看,人口仅为400万的爱尔兰,去年出口达100多亿美元,而中国仅为15亿美元。与邻国印度相比,就更是小巫见大巫了。在IT业比较发达的北京,去年软件出口额仅1亿多美元。而作为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评出的全国11大软件基地之一的齐鲁软件园,2002年一年的出口额也不足500万美元,差距更是悬殊。有关人士称,企业规模偏小、作坊式生产加工以及报关政策,都成为我国软件出口的羁绊。

“其中的差距,就是齐鲁软件园成立软件出口联盟的主要动力。”在山东济南的齐鲁软件园,负责此次软件出口联盟项目的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顾问韩逵如是说。他告诉记者,国内软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上千人的软件企业,就成了“大企业”。像印度那样动辄上万人的软件企业,在国内依旧鲜见。

韩逵告诉记者,目前齐鲁软件园筹备的软件出口联盟,尚


无实质性的进展,初步打算有两条路径可寻:一条是由济南境内的大型软件企业,像浪潮通软、中创软件、鲁能集成等挑头作为旗舰,组织小的软件企业组成出口联盟。组成联盟后,由“旗舰”企业接单,在联盟内部进行分包,然后再集成、出口。

第二条途径是由几个企业组织起来,结成对日出口联盟。这种联盟优势在于很多小的软件企业在日本的软件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容易开展业务。据悉,春节前,齐鲁软件园内的几家企业前往日本洽谈,效果不错,能够形成多个渠道。但具体进展,韩逵称不便多言。

有消息称,在全国范围内,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已建立软件出口联盟。北京的3家软件出口联盟,其市场运作的效果还相当不错。具体操作,各有各的高招。但形式大抵相同,都是以几个大企业为核心、小企业加盟方式进行。

难以“言说”的伤痛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国内的软件企业,大多数还处在“作坊式”生产阶段。一些小企业开发出软件销售,一旦破产倒闭,售出的软件无人能够代替维护更改。还有些企业自己开发的产品,隔上半年以后,自己也无法对其进行维护、更改。

  究其原因,是技术等方面不规范。因而,当务之急是从基础做起,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道路,尽快实现国际化。

按照韩逵的说法,就是除了供需双方密码保密外,其他都应该通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国际市场,赚外国人的钱。

软件出口网上传输是最便捷的方式。但由于我国实行外汇管制,在收到外汇后,由于没有报关手续,外汇储存在外汇银行,几乎成了“黑钱”。由于没有合法的手续入账,企业往往无法得到因出口软件而享受的国家奖励等优惠政策。

据悉,国信办最近召开软件方面的会议,并出台了有关软件出口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对软件出口政策做了调整。有关人士称,以后的软件出口会由省一级的外贸部门来统计,并以双方的订单合同为依据。若这一项政策真正实施,那么软件出口将会从海关中剥离出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这项政策何时出台,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软件出口还要继续遭受这种痛。”韩逵如是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